9月20日,经济系教工支部召开新学期党员大会,经济系党委书记吴余舟参加会议,并就经济系新学期瞄准大学生就业工作、开展大思政教育的重点工作进行动员。
吴余舟从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切入点,提出教育要回归人本,回归人性化,而经济系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要坚守学院倡导的“应用型人才培养”要求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,在传授知识的同时,要重视知识运用如何呈现、兑现在学科、教案和课堂上,展现在分享、引导和温暖的教学过程,实现整体系统塑造人的目标。吴余舟提出,一般的学校教育往往存在结构性缺失,侧重知识掌握,侧重培养认知,与生活的结合较少,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感知,也因此导致大学生职业意识与技能得不到应有的强化。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辅导员在毕业前的临门一脚的努力,而要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对学生社会感知力的培养。吴余舟强调,教工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,是坚强的战斗堡垒,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,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、就业意识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。吴余舟呼吁全体党员教师强化认识、形成共识,凝聚力量、付诸行动,优化办法、务求实效。
会后,教工支部书记朱文娟组织教工党员展开讨论,并拟定了“大思政融合”行动计划的具体方案,从课程教案调整优化入手,把知识的温度、价值、作用以及知识对成长、发展的关怀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。

